马尔代夫

一、国情概览

(一)地理位置

马尔代夫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ldives,简称马尔代夫)是位于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距离印度南部约600公里,距离斯里兰卡西南部约750公里。南北长820公里,东西宽130公里。

马尔代夫总面积11.53万平方公里(含领海面积),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其中约200个岛屿有人居住。全国陆地面积仅占0.331%,约29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岛有9个,富阿莫拉库(FUAMULAKU)是最大的岛,位于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南267公里处,面积13平方公里;胡鲁马累岛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

(二)行政区划

马尔代夫全国分21个行政区,包括18个行政环礁及马累、阿杜和福阿穆拉三个市(见图1)。首都马累(Malé),人口23.4万,面积1.96平方公里。

全国总人口52.1万(其中马尔代夫籍公民为37.9万,均为马尔代夫族),约45%的人口集中在马累。民族语言和官方语言为迪维希语(Dhivehi),上层社会通用英语。

(三)政治体制

历史上,马尔代夫先后遭受葡萄牙和荷兰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和统治,1887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65年7月26日宣布独立。1968年11月11日建立共和国。

马尔代夫为总统制国家。2023年9月,马尔代夫举行新一届总统大选,进步大会联盟(由人民国家大会党和进步党组成)候选人穆罕默德·穆伊兹(Mohamed Muizzu)当选为第八任总统,2023年11月宣誓就任,并组建新一届政府,任期5年。

马尔代夫属英联邦国家,截至2024年共有建交国185个,重视发展与中国、印度、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等国家的关系。马尔代夫是“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主要代表国,强调气候变化事关小岛屿国家的生存权,高度关注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对马造成的威胁。

(四)经济结构

马尔代夫经济结构单一、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经济基础较为薄弱。2011年以前,该国曾被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

凭借丰富的海洋资源,马尔代夫积极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2020年,马尔代夫GDP中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4%、第二产业16%、第三产业80%。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经济支柱。全国现有145个旅游岛,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率多年保持在25%左右。2022年,外国赴马尔代夫的游客数量达到167.5万人次。2023年,外国赴马尔代夫的游客数量超过187.9万人次。2019年,中国游客数量达28.4万人次,占游客总数16.7%。2023年1月,马尔代夫被列入中国首批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游国家。2023年,中国赴马游客共18.7万人次。2024年1月—11月,中国赴马尔代夫游客超过25万人次,是该国第一大旅游客源国。

经过多年发展,马尔代夫是南亚地区人均GDP最高的国家。2023年,马尔代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8.9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8万美元。

马尔代夫主要出口商品为海产品,主要进口商品为食品、家具、石油产品、电子产品、交通工具、机械设备、建材、纺织品和生活用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有阿联酋、新加坡、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泰国和马来西亚等。2023年,出口额为4.34亿美元,进口额为32.96亿美元,贸易逆差为28.62亿美元。

(五)宗教及社会组织

马尔代夫是全民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是国教,属逊尼派。马尔代夫政府对内保持一个民族、一种文字和一种语言,在维护伊斯兰传统的同时,实行民主改革。

马尔代夫没有工会组织,在卫生、妇女、儿童、教育等领域有少量非政府组织。


二、中国与马尔代夫双边关系概况

(一)外交关系

中国史称马尔代夫为“溜山国”或“溜洋国”。历史上中国与马尔代夫开展了友好往来。在元、明两代,中国航海家曾多次到访马尔代夫。

1972年10月14日,中国与马尔代夫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兼任驻马大使。2008年5月26日,马尔代夫驻华使馆正式开馆。2011年11月8日,中国驻马使馆正式开馆。

中马近年来持续保持友好交往势头。2016年6月,马尔代夫作为主题国参加在昆明举办的第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2021年7月,习近平主席应约同马尔代夫总统萨利赫通电话。2023年10月,马尔代夫当选总统穆伊兹特使萨伊德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24年1月,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来华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同穆伊兹总统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将中马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经贸关系

中马经贸合作关系始于1981年,双边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中马建有经贸联委会机制,中马自贸谈判于2015年12月正式启动,2017年9月结束,12月正式签署中马自贸协定,两国之间贸易壁垒进一步降低,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通。2025年1月1日,中马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实施。在货物贸易方面,按谈判基年数据,双方最终实现零关税的产品税目数和进口额占比超过95%。

中国对马出口商品主要包括建材、机械设备、交通工具、通信设备、家具、箱包、纺织品等,从马尔代夫进口商品主要为水产品。2023年,中马双边贸易额7.6亿美元,同比增长75.8%。其中中方出口额7.6亿美元,进口额3.5万美元。2024年上半年,中马双边贸易额2.8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其中中方出口额2.8亿美元,进口额1万美元。

中马两国大项目合作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23年,中国企业在马累计签署工程承包合同额63.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1.3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马新签合同额2.2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5亿美元。

(三)民航关系

1994年3月2日,中国与马尔代夫两国代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尔代夫共和国政府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协定》规定了缔约方指定空运企业在规定航线上经营协议航班时的权利、指定的空运企业数量、运力规定、商务安排、运价等内容。

2002年,马尔代夫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自2010年起,中国连续10年成为马第一大旅游客源国。2019年,中国游客数量达28.4万人次,占游客总数16.7%。新冠疫情前,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成都、重庆、武汉、郑州、香港等地已分别同马累开通包机或直航。2023年1月,马尔代夫被列入首批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游国家。同年1月18日,中国首都航空恢复北京至马累的直飞航班,2023年中国赴马游客共18.7万人次。截至2024年7月,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厦门均开通赴马直飞航班,每周共19个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