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一、埃及国情概览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简称埃及)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处,扼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十分重要。


埃及国土面积100.145万平方公里,94%为沙漠,人口超过1亿人,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地位。首都开罗是埃及最大的城市,也是非洲及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因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被称为“千塔之都”、“城市之母”,在伊斯兰世界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自2014年塞西总统执政以来,埃及逐步清除了2011年“革命”引发的动荡因素,稳定国内政治局势,打击恐怖活动,实行浮动汇率、削减补贴、开放市场、吸引外资等全方位的经济改革,成效显著。在外交方面,埃及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主张在相互尊重和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2016年-2017年,埃及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开罗现为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所在地,2016年7月1日起,埃及前外长盖特担任新一届阿盟秘书长。2019年埃及担任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国。


埃及是非洲大陆的第三大经济体,属于开放型市场经济,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50%。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农村人口占总人口55%,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4%。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四大外汇收入来源。塞西总统上台后,在经济方面力推新首都、铁路和能源建设等国家级大项目,着力吸引外资和促进私人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014-2019财年,埃及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4%-6%区间。2018/2019财年,埃及总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7%,创5年来新高(见表3-1-1)。但是,埃及经济依然面临工业和制造业基础薄弱、债务负担能力弱、投资营商环境仍待改善、地租经济依赖难解、政府效率不高等问题,或将长期制约埃及经济社会发展,未来有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威胁埃及政治稳定。


埃及是中东和北非地区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早的国家,也是工业体系较为完备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有着较长历史。


2016年2月,埃及政府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埃及愿景2030》,通过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正义,重振埃及地区领导者地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人民对尊严体面生活的梦想。愿景中的经济发展政策三大核心包括:一是保持国家宏观经济稳定,减少财政赤字;二是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三是在各领域实施类似新苏伊士运河项目的大型“国家项目”。根据《埃及愿景2030》,埃及政府将继续致力于发展以私营部门为主导的、具有竞争力的、基于知识库的多样化市场经济。


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表明,埃及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14名,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南非兰德商业银行发布的《2020年非洲投资指南》表明,埃及连续3年蝉联非洲最佳投资目的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对埃及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但在总体上,埃及保持政治稳定、经济增长的大势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美国、欧盟、中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普遍支持下,埃及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