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

一、埃塞俄比亚国情概览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简称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被称为“非洲之角”,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北和苏丹交界,北接厄立特里亚,南和肯尼亚接壤。国土面积110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为1.12亿,是非洲第二大人口大国(仅次于尼日利亚),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内陆国家。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和非洲联盟总部所在地,被誉为“非洲的心脏”,在非洲具有独特的政治地位,也是其成为非洲重要交通枢纽之一的原因。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拥有80多个民族的国家,堪称“民族博物馆”。奥罗莫族、阿姆哈拉族、提格雷族和索马里族占该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埃塞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广泛传播的国家。目前,大多数埃塞俄比亚人使用的语言是阿姆哈拉语和奥罗米亚语。阿姆哈拉语适用于该国不同地区的居民,长期以来一直是埃塞俄比亚的商业和工作用语,现在是埃塞的国语,但是远离首都的很多地区无法完全使用阿语沟通。自2019年底开始,埃塞俄比亚处于由提格雷州地区问题所引发的内部冲突当中,整体环境不稳定。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简称埃革阵)执政后创建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础的联邦政体,其政府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组成。两者都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政府以发展经济为重点,注重协调稳定、发展和民族团结三者间关系。外交上,埃塞俄比亚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强调外交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重视加强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合作,努力发展与西方和阿拉伯国家关系,争取经济援助,与此同时它注重学习借鉴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发展经验。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联盟、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等组织的成员。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2005年以来,埃塞俄比亚政府实施“以农业为先导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口创汇型产业、旅游业和航空业,吸引外资参与埃塞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经济一直保持在6%以上的高速增长。但是,埃塞也面临着政府债务上升、外汇持续短缺、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2019年,埃塞俄比亚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59.13亿美元,排名非洲第八,GDP增长率为8.364%。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76.45亿美元, GDP增长率为6.1%。咖啡对埃塞俄比亚的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占埃塞俄比亚出口产品的28.7%,其次是油籽、土豆和豆类。


2021年11月2日,拜登政府指责埃塞俄比亚“严重侵犯人权”,并将宣布将埃塞俄比亚从AGOA受惠国中暂时剔除,取消埃塞俄比亚从《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中获得的免税出口美国的资格,此举有可能对其外贸及国内产业带来较为严重的冲击。


埃塞俄比亚的交通运输业主要依赖公路,公路运输占全国总运量的90%,其国内货运和客运对道路网络依赖较大。同时,道路交通网络难以满足其长途跨国运输需要和时效性要求。由于埃塞俄比亚是内陆国,没有海港和大型河港,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与厄立特里亚发生边界冲突后,埃塞主要依赖吉布提港处理95%的进出口贸易。因此,埃塞政府转向大力支持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其在国际货运及客运发展需求。


过去二十年,因为税收优惠政策,低成本的劳动力,贸易线路上战略位置,以及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埃塞吸引了大量投资者。2012年6月,非盟宣布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洲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富吸引力的城市之一。同时“与非洲和其他全球市场相比,埃塞俄比亚的土地、劳动力和能源成本等生产要素较低。”《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埃塞俄比亚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26位。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埃塞俄比亚在190个经济体中全球营商环境排名第159位。2020年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称,埃塞俄比亚内生经济改革计划的一系列宏观措施将逐步缓解埃塞经济失衡问题,为埃塞经济中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国企私有化和更多工业园的投产也将为埃塞俄比亚带来大量外资。


总体来说,埃塞俄比亚的招商优惠政策力度大、人口红利丰沛、营商成本低廉、市场潜力巨大。